作者:Russell McLendon
人工智能正在迅速变得更好地模仿其人类创造者。生成式人工智能现在可以令人信服地进行对话,产生艺术,拍电影,甚至自学如何复制电脑游戏。
但正如中国科学院和以色列赖克曼大学研究人员的一项新研究警告的那样,人工智能也可能无意中模仿了现代人类的另一个不太高尚的特征:破坏环境。
在包括聊天机器人在内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的迅速普及的推动下聊天GPT和其他内容创建系统,我们最终可能会获得 120 万到 500 万公吨的额外资源电子垃圾到本十年末。
这项新研究特别关注大语言模型(法学硕士),一种人工智能程序,可以解释和生成人类语言,并执行相关任务。
经过大量文本数据集的训练,法学硕士可以识别语言规则和模式背后的统计关系,并将其应用于生成类似的内容,从而实现回答问题、生成图像或编写文本等不可思议的能力。
然而,除了诸多好处之外,生成式人工智能还为社会提出了一系列哲学和实践问题——来自对以下问题的担忧:人工智能抢走了我们的工作担心它被人类滥用,欺骗我们,甚至成为有自我意识且叛逆。
正如这项新研究所强调的那样,生成式人工智能也开始对该技术预计间接产生的大量额外电子垃圾发出警报。
生成式人工智能依赖于快速的技术改进,包括硬件基础设施和芯片。他们指出,跟上技术发展步伐所需的升级可能会加剧现有的电子废物问题,具体取决于废物减少措施的实施情况。
“法学硕士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来进行训练和推理,这需要大量的计算硬件和基础设施,”该研究的作者写。“这种必要性引发了关键的可持续性问题,包括与这些运营相关的能源消耗和碳足迹。”
之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能源使用研究人员指出,人们相对较少关注模型生命周期中涉及的物理材料或模型产生的电子设备废物流。
在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资源管理专家王鹏的带领下,该研究的作者对 2020 年至 2030 年间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产生的电子垃圾数量进行了预测。
研究人员设想了四种场景,每种场景都有不同程度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的生产和使用,从积极的、广泛使用的场景到保守的、更受限制的场景。
在更激进的情景下,2023 年至 2030 年间,生成式人工智能产生的电子垃圾总量可能会增长高达 500 万吨,到十年末,每年的电子垃圾可能达到 250 万吨。这或多或少相当于地球上每个人都丢弃智能手机。
高使用率情景还预测,人工智能的额外电子垃圾将包括 150 万吨印刷电路板和 50 万吨电池,其中可能含有铅等有害物质,汞和铬。
就在去年,只有 2600 吨电子产品因人工智能技术而被丢弃。考虑到一般技术产生的电子废物总量,预计上升约三分之一到 2030 年,产量将高达 8200 万吨,很明显,人工智能正在加剧本已严重的问题。
通过研究这些不同的场景,彭和他的同事们注意到一个重要的观点:生成式人工智能不一定要强加如此过多的电子垃圾负担。
研究人员指出,国际能源署和许多科技公司倡导循环经济战略来解决电子垃圾问题。
根据这项新研究,最有效的策略是延长寿命和模型重用,这需要延长现有基础设施的寿命并在再制造过程中重用关键材料和模块。
研究人员报告称,实施此类循环经济战略可以将生成式人工智能产生的电子垃圾负担减少高达 86%。
该研究发表于自然计算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