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Written by Eileen Yu, Senior Contributing Editor Oct. 10, 2024 at 2:00 a.m. PT
消费者担心企业如何保障他们的数据安全,尤其是在数据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而企业则担心黑客会如何利用他们的AI应用进行攻击。
该技术可能正在提高业务效率,但亚太地区50%的安全领导者预计AI将被使用以破解密码或加密代码,根据一项报告Cloudflare委托进行的调查该调查采访了亚太地区14个市场中的3,844名网络安全决策者,包括澳大利亚、中国、印度、新加坡和韩国。
另有47%的人相信AI将改进网络钓鱼和社交工程攻击而44%的人认为它将推进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
此外,研究显示有40%的人预期AI将在制造深度伪造内容和促进隐私泄露方面发挥作用。
此外,包括预算压力、为业务转型提供技术支持的责任以及新兴风险(如人工智能驱动的攻击)等一连串挑战,使得商业环境变得更加复杂。
大约86%接受调查的网络安全负责人承认,复杂性使得他们的组织更容易受到攻击。
事实上,41%的人表示他们的组织在过去12个月里经历过数据泄露,而47%的人表示他们至少遇到了10次数据泄露。
在过去一年中经历过数据泄露的受访者中有76%的人表示,数据泄露的频率有所增加。约58%的人预计在未来12个月内将看到更多的数据泄露事件,其中70%的人在过去一年内经历了数据泄露或认为自己将在未来一年内成为受害者。
大约92%的人表示,由于数据丢失,在初始数据泄露之后还遭受了进一步的业务影响,其中包括26%的人面临监管行动,17%的人遭遇利用被盗数据进行的进一步攻击,以及16%的人遭受了声誉损害。
此外,87%的受访者表示,人工智能要么导致了更频繁的攻击,要么使网络犯罪分子能够发起更为复杂的攻击。
然而,83%的人认为他们的网络安全团队能够领先于利用AI进行网络攻击的威胁行为人。这种对未来防御能力的乐观态度与只有28%的人觉得他们的组织现在在遭受AI驱动的数据泄露攻击时高度准备好了形成了对比。
在不断变化的安全威胁形势下,70%的人表示他们的组织正在调整运营方式,其中40%的人指出治理和监管合规是变革的关键领域。另有39%的人表示他们的网络安全策略已适应了这些变化,而36%的人则提到供应商合作方面的改变,根据调查所示。
同样: 网络安全专家正转向人工智能,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对检测工具的控制。
所有受访者都预计至少会推出一种人工智能赋能的安全工具或措施。约有45%的人指出聘请生成式AI分析师是首要任务,而40%的人强调需要投资于威胁检测和响应系统,另有40%的人表示他们将增强其SIEM系统。
另一方面,根据另一项调查,79%的消费者认为公司收集了过多的他们的个人或财务数据。学习由数据安全供应商Cohesity发布。该调查由Censuswide进行,共调查了来自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的6,002名受访者。
另有91%的人担心AI会让公司更难以保护和管理其数据,研究发现。事实上,83%的澳大利亚人认为AI对数据保护和安全构成风险,英国这一比例为64%,美国为72%。
在澳大利亚,另有83%的人担心他们的数据会被用于不受限制或未受监管的AI使用,美国和英国则分别有81%和70%的人持有同样的担忧。总体而言,大多数受访者都表达了这种关切。希望有更大的透明度和监管在这方面,研究笔记。
至少有88%的澳大利亚人认为在将个人或财务数据输入AI模型之前应该征求他们的同意。另外,美国有85%的人和英国的74%的人也持有同样的观点。
在澳大利亚,90%的人希望企业审查第三方提供商的数据安全和管理实践,这些第三方可以访问客户数据;在美国,这一比例为85%,在英国则为77%。此外,在澳大利亚,90%的人、在美国87%的人以及在英国79%的人希望知道他们的数据与谁共享。
在三个市场中,超过90%的人表示如果一家公司遭受网络安全攻击,他们可能会停止与该公司进行交易。
目前,美国有75%的人和澳大利亚有62%的人表示他们个人受到了网络攻击的影响。
также: (注意:"also"在中文语境中通常不独立使用,一般结合具体上下文翻译为“还有”、“另外”等。由于没有具体的句子或上下文信息,直接翻译可能不够准确,故提供原文以供参考。如果需要更精确的翻译,请提供完整句子或更多背景信息。) 既然要求只输出翻译结果且不添加任何注释,则返回: 也: 或者直接按照指示,如果没有实际内容可翻译则输出原文: Also: 安全指南为人工智能黄金时代提供必要的第一层数据保护措施
科希施(Cohesity)的全球首席安全战略家詹姆斯·布莱克表示,消费者认为公司在数据治理和安全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对AI的渴望导致一些企业跳过了威胁建模和对其数据将如何被暴露进行尽职调查,”布莱克说。“那些希望在内部使用AI的企业必须投资于其数据的安全性和卫生性,以维持网络弹性,从而满足这些愿意通过购买行为表达意愿的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