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manda Silberling
Amy 吴,基于人工智能的心理健康应用创始人清单有一个大胆的预测关于下一轮科技浪潮。
“除了人工智能的趋势之外,我认为许多人看到了发生在Z世代身上的孤独流行病。”她说。“在我看来,肯定会有一些独角兽公司从这些类别中涌现出来,以解决孤独的问题。”
Manifest 还不是独角兽公司——它还处于种子阶段,刚刚从 a16z Speedrun 和其他一些投资者那里筹集了 340 万美元。但吴认为她的公司是新一代产品的一部分,这些产品试图缓解孤独感的增加。
吴她二十多岁快到三十了,正处于千禧一代和Z世代模糊边界上,但她理解年轻一代的困境。一位Cigna公司的报告发现五名成年人中就有三人表示他们有时或总是感到孤独;而在18至22岁的受访者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73%。Manifest是她在斯坦福大学读本科时希望拥有的应用程序,在那个竞争激烈、令人望而生畏的环境中,她第一次独自生活时特别希望能有这样的应用。
“我感觉现实世界给了我当头一棒,”吴对TechCrunch说。“我觉得学校教给你如何在Facebook、谷歌、微软或高盛这样的公司找到工作,但它没有教你如何去构建自己的情感工具箱。”
当你打开Manifest应用时,你会看到屏幕中央有一个淡彩渐变的圆球。你可以按住按钮说话,或点击它输入文字,以回应诸如“你心里想着什么?”、“你在担心什么?”或“我们有什么话题可以讨论?”之类的提示。
然后,该应用的AI会模仿你的语言并将其转化为肯定句,你可以将这些肯定句转换为个性化的音频冥想。
例如,如果你告诉应用程序,在你参加了5K比赛并获得年龄组最后一名后(完全没有个人经历……!),你觉得很难为自己感到骄傲,它会给出一些建议,比如:“我努力欣赏自己的进步,无论多么微小。”或者,“我相信自己对这个过程的承诺将促进身心健康的成长。”
也许这些由人工智能生成的智慧之言能有所帮助,也许不能。但Manifest并不是旨在成为解决心理健康的终极方案或替代实际的心理健康治疗。相反,Manifest被设计为一种你可以每天使用几分钟的东西,让你感觉稍微更踏实一些。
“我们是一个面向年轻人设计的健康应用,”吴说,“Manifest的核心理念是,能否让这些简短的互动与健康活动变得非常轻松且愉快,让人们觉得去做Manifest不是一件苦差事。”
在年轻人被社交媒体的不断噪音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使用技术——甚至是像人工智能这样感觉缺乏个人联系和具体性的技术——来解决孤独感似乎有些不合常理。但吴认为,如果Z世代已经沉迷于手机之中,那么健康福祉也需要在那里实现。
“Z世代的人面对面交往少了,”她说。“所以我们现在面对的是,要给这一代人什么呢?比如,让一个已经习惯了现状的人走出去和朋友相处,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转变,那么我们该如何给他们提供一些符合他们当前状况的东西呢?”
Manifest在今年夏天秘密推出,至今用户已经在应用内生成了1870万条“显化”。
与任何同类型的应用一样,Manifest 必须应对在没有任何医学支持的情况下开发消费者心理健康产品所面临的伦理挑战。吴表示,在 Manifest 的 AI 中嵌入了一些保护措施,例如如果用户提到自伤行为,系统会将他们引导至自杀预防热线。对于某些话题,如自伤,Manifest 将不会进行回应。
从风险角度来看,这对于Manifest来说可能是一个明智之举——利用实验性AI作为预防自伤这样严重问题的工具是危险的。但其他致力于解决孤独问题的初创公司,比如聊天机器人公司诺米AI当Nomi AI用户表达自伤的想法时,AI伴侣不会停止对话——相反,它们会通过与用户的交谈来尝试缓解紧张的情绪。
Nomi AI的创始人Alex Cardinell认为,仅仅结束对话并提供自杀预防热线号码可能会让正在寻求连接的人感到疏远。
“我希望让用户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刻感受到被倾听,因为这是让一个人敞开心扉的方式,是让他们重新考虑自己的思维方式的方法,”Cardinell 告诉 TechCrunch 的时候说。最近的一次对话“我真的很想关注那些与用户一致的内容,而不是与最严格的律师的损失减少策略一致的内容。”
吴认为,Manifest或任何消费类应用都不是人们在需要合法医疗帮助时应该去的地方。但是当真正获得医疗服务不可行时,年轻人会转向这些工具寻求帮助。因此,如果吴关于即将出现的创业公司(这些公司将应对孤独流行病)的说法是正确的,那么这些公司——包括Manifest——将需要谨慎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