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文化,但是觉得自己用linux高人一等的,长久以来一直存在,没辙啊,就说咱们这个高帅富的Mac/iOS论坛,还有人想买顶配RMBP去安装Windows呢
当然 macport 咯
一年前,我刚入手 rmbp 的时候 Bootcamp 装了 Windows,然后半年我基本没用过,就想要干掉它。在干掉它的时候发现无法删除 Bootcamp 分区,貌似是分区表出了问题。之后我就果断抹掉 Time Machine 重装,并发誓再也不装 Windows
homebrew出来的原因就是因为MacPorts太烂。
jjgod当年写的介绍:
虽然 Mac OS X 自带了不少 Unix 下的开源软件,比如 vim, ruby, python, perl 等等,也自带了许多常用的库,包括 iconv, zlib 等等,但我们仍然有时会需要自己动手安装一些这样的软件或者库,要自动化这样的安装,现有最常见的选择是 MacPorts 和 Fink,其中 MacPorts 是基于源代码的包管理,并不在自己的库里储存软件的实际内容,只有一个定义如何编译代码的 Portfile 和一些专门针对这个平台的 patch;而 Fink 则是 Apt 包管理系统在 Mac OS X 下的一个克隆,采用二进制分发,用户直接从 Fink 的仓库中下载安装软件。
这两种方式各自有各自的优点和缺陷:
MacPorts 基于源代码的管理优点是非常灵活,更新很快 (很多时候更新只需要修改一下 Portfile 里的版本号和压缩包校验码就可以),用户要订制安装也可以简单的通过修改 Portfile 实现,而且很多开源软件的安装配置会有多种模式 (典型的大都通过 configure 步骤配置),在 MacPorts 中可以方便地通过 variants 参数指定,而不必像二进制分发那样,在远程服务器上编译的时候就定死了。而 MacPorts 的问题是,它希望自己安装的每套软件,所有的依赖都在它自己这个系统内 (一般就是你的 /opt/local) 解决,就算 Mac OS X 系统原生自带了满足依赖的库,它也坚决不用,这样就给你的系统增加了许多冗余,也客观增加了管理上的难度,典型的情况是:你的系统里装了两套 Python,该怎么管理外部安装的 Python 模块?比如通过 easy_install 或 setup.py 安装的,往往很难记住到底装到哪里了。
而 Fink 虽然不会这么自作主张地添加依赖,最大的问题是更新不够及时,这也是缺乏维护人手导致的。二进制安装的缺点在上面也提到了:不便定制。
所以 Homebrew 的出现,也许不是很及时,但在现在仍然是很必要的,它有这么一些优点:
有兴趣的仔细看后面的链接(需要翻墙)
http://blog.jjgod.org/2009/12/21/homebrew-package-management/
绝壁是 brew install 还可以自己brew 没什么不好 对于不是很懂行的用户来讲要用到unix app但是又不熟悉编译指令不能自己port应用的时候 brew才是真正懂用户需求的包管理器 虽然三大包管理器都有各种维护更新不及时 但是brew 相对运作稳健不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