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第一点我说的语言,不是机器语言,是人类的自然语言比如英语,日语之类的。
先说说自己吧。
从小到大最烂的学科就是英语了,大学CET4都没有过(当时考了29.5,差点把E文的教授气疯了)
后来因为工作关系,自学了日语。但是也就是一个能背50音的水准。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自认为,没有学习自然语言的天赋。
后来由于工作关系,开始经常上海东京两头飞,也不知道当初老板怎么想的,把我这个没有几乎不会日语的送去出差,后来的经历也没啥稀奇的了,反正就是为了生活所迫,各种学习呗,单词什么的优先记那些和生活必须的,语法什么的也不考虑,全部模仿日本人的说话习惯。
总结下来这几年日语的听力,口语水准大涨,不过这种依靠生活来学习日语的方法带来最大的毛病就是阅读和正式写作的能力太差。
然后最近打算把扔了这么多年的英语重新捡起来。想来也很难有当初学习日语的这种大环境了,所以跑来问问各位有啥学习经验可以拿来交流。
我现在学习英语的方式,完全不背单词,之前的目标是看懂和听懂,最近开始目标变成可以交流。
看懂阶段,目标是看技术文章没有问题,这个阶段非常容易就突破了,就是有了这个目的以后,看技术文章的时候,每个不认识的词语都尽量去查字典,那个阶段我还经常去把自己在看的文档翻译成中文。基本上从一个四级没过的状态达到看大多数技术文档,也就用了一个月不到的样子。因为,核心问题很简单,就是技术文档的词汇非常简单。
听懂阶段,目标是看美剧不需要看字幕。那个时候,我看美剧已经很久了,我发现偶尔我看没有字幕的剧也能看懂,就开始把一些比较熟悉的剧,甚至看过的剧去掉字幕硬看,发现看过的剧,即使去掉字幕硬看,也不会特别影响观看感受。那些比较简单的剧,我就开始完全不看字幕了。大概3-5个月,我发现大多数比较简单的剧,即使不能完全看懂每一个细节,但是至少不耽误娱乐,所以,所有的剧就都这么来了。后来我发现了一些非常可喜的征兆,某些剧的翻译错误,我会发现(找不到没有字幕的片源的时候)。后来我发现阅读某些英文文章的时候,结合上下文,有些从来没有见过,但是听过的词语,居然一目了然的猜到了。
最近,我开始调整目标为,可以说的阶段,这个阶段很难。开始看英文文章的时候尽量念出来。我还开始买英文原版书,希望把电视剧以外的读书娱乐也转移到英文上去。这样我觉得词汇量和阅读量自然就会上去了。目前位置真正完成阅读的还是《the power of habit》。上周,我还特意去参加了一个老外的为主的TED爱好者的聚会,在观看TED演讲和现场演讲者演讲后,有讨论环节,每个人都可以发言。我做了两次发言。比较遗憾的是里面谈到白炽灯和LED的时候,LED我会说,白炽灯我不知道怎么说,其他的词语发音应该有些问题,但是大多数人貌似是听懂了。
其实要看程度。
如果零基础,还是要从基本的学起,背单词是跑不掉的。如果有一定基础,还是要多阅读,遇到不懂的单词就查字典。
外语,不仅仅是换了一个发音跟语法,而是思维跟视角都有不一样。细节微妙处,不浸淫下去,是不能发现的。
付出时间跟精力,始终会有 payoff 的。
赞“付出时间跟精力,始终会有 payoff 的。”
我看动漫自学日语,过了N2 。我平时就喜欢默念,回想一些单词和台词。
仅仅凭pick up还是难以形成很强的竞争力的,背单词是练内功,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首先是要有目标吧,这样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有抵抗心里的话怎么也学不进去的。比如我现在正在自学日语,因为我对日本传统文化兴趣浓厚,所以平时就会刻意积累词汇量。而我对广东话没有兴趣,所以即使已经在香港待了三年依旧说不上来,仅仅能听懂而已。 其次是就是环境了,别的不说,能够大量听对语言提高是很有帮助的。这一点来自我学英语的经验。我是03年去英国读书的,在耳濡目染的情况下英语水平进步飞快。有了一定基础后只要听多了,照猫画虎也能说出来。 最后还是指导吧。英国的中学都有老师专门教授非英语国家的学生英语,让他们快速融入环境。我觉得这个对我帮助很大。学日语我是通过一款iOS应用,感觉还不错,纯粹看动画或者日剧困难了一点,毕竟新手入门靠这些着实难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