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一下利益:国内本科,然后一直香港工作~
多来几次香港,楼主估计就不会这么想了。
美女多什么的,虽是见仁见智,但估计肯定比不过川蜀。这条暂不讨论。
人民素质高,总体来说算是比较公德,例如坐车排队等。至于其他方面的素质,还是那句,哪里都有好人坏人。我的评价是,跟上海差不多。
住这个真的得狠狠地吐槽一下,香港地少人多,你来住过一次酒店你就会发现,不仅贼贵还贼小!香港住的其实相当苦逼的。国内随随便便一个60-70平的房子,放到香港可不得了了,怎么也会给你搞个3房。至于100平的,便可冠名:千尺豪宅。
小就算了,关键是还很贵。中国地区房价最高的地区,绝对是香港,没跑。粗略计算,平均10w HKD/平吧。除此以外,租售比“相当合理”。一个九龙有电梯的两房平均租金在1w2 HKD左右。
郊区这个,可以赞一下。香港政府保留了很多郊区的土地建了很多郊野公园,全部是免费的,包括一些烧烤的设施,以至于我很多深圳的校友,都会选择过来徒步。具体的可以看这个贴: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556024/answer/19375603
香港户籍的话,对于有钱人来说,是挺不错的;可以实现随心所欲的旅行,可以随时跑过去伦敦喂鸽子。但前提是,你得有钱。否则的话,我觉得香港户籍跟北上广深一样。以前很多在香港生的孩子想在深圳读书,相当波折。
至于IT的机会,呵呵。
我是在香港念书的, MSc in EIE,也就是电子信息工程,8月结束,实际只有一年或者不到一年的时间,课程很实用但确实很少。 还有种硕士叫做MPhil,也就是master of philosophy,以研究为主,很多怕花太多时间所以不愿意申请PhD的人会申请这个。
美女的问题嘛,的确美女很多啊,香港人普遍身材很好,很苗条,因而美女的数量还是挺多的,就算不好看,但是身材好也是有优势的吧。
住房的问题,我现在租的房子 11k每月 两房一厅,你们猜多大, 使用面积28平。如果买的话 价格大概是300w港币的水平,确实是10W/平这样。之前去赤柱,那边的海滨小洋楼,不过100多平,已经开价一个亿了。
IT机会嘛。。呵呵。。以电子行业为例,我们上课期间去科学园参观的企业,都是做测试的,做开发的我找工作的时候寥寥无几,据教授们说,电子行业在香港 工业界拿的钱没有大学里搞科研的多,可想而知这方面的机会不会多到哪里去。 CS方面要好点,不过你们听说过什么出名的港产APP么,我在香港用的无非就是开饭,相当于港澳台版本的大众点评。大学的毕业生都以进金融行业的IT部门为第一目标,毕竟待遇好。
补充句可能会挨喷的,从我在香港的见闻来看,拉低整体公德的人群真的是以游客为主的。。。只能叹息。
以上是个人所见,未必可以代表真实情况。
香港念的本科,住了三年。下面写的很凌乱,大家凑合着看。
香港美女真的很少~,漂亮的都是远的地方移民过来,南粤本地人漂亮的很少(长相有固定特点,不容易好看)~有些女孩还很暴力。但是女生很独立、自主。大学里男女比例失调,一般帅哥女友随便换~ 皮肤普遍黑黝,很健康,而且精瘦,活力无穷。但大家对白净姑娘的爱更甚大陆。这个和那里潮湿炎热的气候也有关。香港的时尚主要是跟风紧,日韩欧美出了什么新的款式,马上能买到便宜的仿制。
香港是个文化沙漠,看戏只有两个选择,看电影,看本地市井喜剧。高大上的东西貌似都在英语环境里。本土文学也很平淡,中文书店里面多是被大陆禁的书唱主角,但是有很多非常精品的英文书店哦。艺术完全商业化。根年轻人很少能聊起艺术,大家聊的总是潮流。
香港各地美食都有做得不错。好像还是日本料理食材的一个集散地,所以吃寿司新鲜价格便宜。但有两个特别领出来说一下。第一个是面,无论是以南北(淮河秦岭为界,香港人把除了澳门,海南岛?的中国人都叫北方人。)的标准来说都很难吃。专门有面铺,叫车仔面。里面种类繁多,但面少韧劲,汤头寡淡。第二,香港咖啡不好喝! 喝奶茶去。奶茶的奶是用罐头装的淡奶兑的,特别香浓,不是奶粉冲的。
香港的主旋律就是赚钱然后花钱,崇尚勤劳致富。如果少工作,多享受生活估计会被唾弃~
香港社会的主心骨是法制。良好的法制环境是自由港繁荣的前提,也是香港20世纪反超上海的原因。
由于住房原因,大家都在外面玩,从来不会请你到家做客。逃避城市生活的方法是去海边农村(新界)吃烧烤去。超市都有卖腌制好的食材,碳,和工具。吃烧烤一定要记得带报纸、课本、或考卷,否则扇火很痛苦。年轻人租一大间村屋玩个周末也是乐趣无穷。
香港社会节奏很快,出街回来身心俱疲。走路的步伐就很快!
香港税低,赚钱的好地方。但社会保障少,贫富差距巨大。穷人的日子不好过。
最后香港人给我感觉是职业素养超高,世界一流;但气质修养略显平淡。
PS:去香港购物,特别是游客多的地方,尽量开英语!在烂也要开!其实香港的服务水平很高,但是近大陆人去的多了,品行不好,名声臭了。所以有地方看见大陆人服务态度比较差。
8楼 @adouzzy 说起文化沙漠,我想起了这贴里面的这个回答。特意转载过来:
我在西安的时候,有一个混了六年的打口店,这个老板,应该是西安最厉害的打口店老板,不用加之一,搞过乐队,认识左小许巍张楚,在唐朝混过,个人收藏万余张,给我长了很多见识,但他常常嗟叹:“唉,这西安,简直就是一个文化沙漠,我这打口店,就是这土鳖王国里的一抹绿洲啊。你赶快到香港去吧。”
离开了土鳖王国,到了中山大学,觉得广州挺牛的,独立感很强,而且还不算太看不起外人,但是,老师天天哔哔香港好。香港好就好吧,确实好,我也一直觉得香港的文化氛围,大学环境,成熟的文化产业很不错。然后,我听见我心目中的逼格老大,梁文道,在开卷八分钟里哔哔“香港啊,那是远近闻名的文化沙漠”。并且对Harper's,纽约客,Strand书店之类地方的纽约,心神往之。
后来遇到了外国留学生,说你们这西安太厉害了,太古色古香了,随随便便都是城墙钟楼青瓦红砖,我们纽约那,全都是车啊水泥啊,华尔街的西装革履,简直是扼杀Spirit的地方。
我才反应过来,所谓文化沙漠这种印象。
一方面是对熟悉环境的麻木,和对陌生环境的艳遇式憧憬。
另一方面是营造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方圆百里都是跟我八字不合的二氧化碳的装逼形象
美女多看不看得上你是个问题,香港有钱人太多了。上海也不少啊,我倒是挺舍不得离开上海的。香港美女身材+1,上海美女皮肤+1。在香港赚了钱你除了逛街还是逛街,挺无聊的。
说到素质,楼上几位还是赞同:大陆游客拉低了香港的整体水平。
没办法,事实就是事实。
在高素质环境中真是舒服,无论是坐地铁、逛街还是去到处转(没有野孩子大喊大叫,没有大声喧哗,没有乞丐窜来窜去的社会真好)
香港美女少的可怜好不好,偶尔遇到几个亮眼的OL,一打电话居然是说普通话的,哈哈哈哈……
香港收入水平不算高,中位数12K港币,家庭中位数22K,不过超过60w还是80w年薪的有2%的人,因此有钱人也是挺多的。换句话说就是贫富差距大。假如是香港普通人的话,跟房价一比,这收入水平还不如北京上海深圳(收入算1.5倍吧,房价3倍?)。
香港不是一个适合生活居住的地方,是一个适合找个高薪工作安心攒点钱,然后进一步跳去其它地方买大房子的地方。所以说起来,其实香港本地人最惨,收入不高,又对这个城市有特别的牵挂。哪像我这种没心没肺的,反正也没打算住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