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效率的六个行为

清醒疯子 发布于 2014年11月12日 | 更新于 2014年11月25日
无人欣赏。 1人反对。

我一般用两个行为来提高效率:修改和细分。

修改

自然最好是能有个参考方法。如果没有,就只能以自己刚入行不久少得可怜的经验来假设方法,也不是说完全不行,只是效率实在低。

细分

就是把做事的方法细分成非常多个点,每次只修改一个点。这样,因为关注面非常少,大脑才有能力转得过来。否则一大堆点在脑子,转一下就碰到这个限制那个限制,根本无法正常思考。

在两个行为的基础上,也发展出一些辅助行为,比如反复和精简,比如专注和读书。

反复

就是不要预先去做判断,哪个面是好,哪个面是坏。而是非常简单地,不做任何比较地,先假定某个面是绝对正确的,不停地去说服自己和别人。等到自己和别人都相信得差不多啦。再回过头来,假定另一面是绝对正确的,再重新说服自己和别人。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一、每次你只需要考虑一个面,脑子才容易转得过来。

二、你偏向一旦明显,就特别容易找到对手盘。在与反对的人互搓的过程中,对方不停反驳你,你不知不觉就能想到这个事情的非常多的面。

因为两个面,你都不计原因、后果地“支持”过,所以等你最后做选择的时候,反而有一种外人无法体会的“平静”。这个时候,做出的选择,往往比较容易顺从到你真正的内心,所以决定出来后,执行的压力也会比较小。

精简

这是用来解决细分后的大局观缺失。

比如我上面说的这六个行为。如果我的笔记里只有现在这样一大段一大段的。我将非常难把这六个行为揉和在一起。如果行为不能成为一个整体,有两个弊端。

一,精力会被分散,一会用用这个行为,一会用用那个行为,从小的面看没有错,从大的面看却大错。

二,行为之间会有冲突互耗。常常会有在同一个点上,同时上两个行为以上,导致卡在原地,动弹不得。

简化之后,就是另一个天地,可以把具体行为或知识点符号化,然后跳出具体行为,在再高的宏观层面,来思考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让众多行为更好形成一个整体,握指成拳,重拳出击。

比如,我的六个行为,简化后就可以进行排序:17书改分复简。

这是今天才改出来的现版。今天之前的版本用的是这个排序:改分复简17书。

前版的排序原因很简单,一件事情下来,问自己怎么办,我应该给出第一反应是修改、细分。这样我就可以迅速切入一件事情。然后再用反复和精简、专注和读书的辅助行为来解决掉事情。

但是,实际使用下来,发现问题非常大。没错,这样的排序下,不管来什么样的事情,我都可以高效处理。但是,经常会出现一种情况,忙活一天后,才发现自己最紧迫的事情还没有时间去处理。

于是,我要对现有的排序进行调整。因为行为都被简化成符号,调整的过程就像搭积木。容易简单很多。我只需要把反复和简化放前面试试,不行再把专注和读书放前面试试。最多试个两三轮,答案就出来了,速度非常快。

专注

我用17来具体化代表专注,就是17个小时内最好只思考一件事情。至少只重度思考一件事情,其它事情尽可能按已有流程,程序化处理。

专注最主要的好处,不在于重事优先。重要的事情先做,当然也有它的道理,但同时弊端也非常大。比如孩子的事还管不管,老婆的事还管不管。如果一切以他们优先,那是不是事业没发展起来也无所谓,是不是让他们沦落街头也无所谓。

专注的真正好处有两个:

一、排除干扰。

不要轻易碰事情。一件事情,一旦开始,只要没有结束,它就会一直占用你的大脑。这种占用一旦多到一定程度,你就没法好好思考你最想思考的事情。思维经常会发生串场。一锅乱粥在脑子,只能坐在那里烦恼,最后还是一无所得、毫无作为。

二、发现细节。

所谓的高手、能人。他们和我们一样,同时面对着同样多的信息。根本的差别在于,他们注意或联想到了很多我们没有注意或联想到的细节。这样一来二往,在同样的信息下,我们就莫名其妙地被拉开了距离。在我们还在原地寻求更多信息的时候,他们已经借助更多的细节体会走上另一个层次。而且相差的层次会随着他们在高层次获得的更多细节体会而不断扩大。

如果,我们不能排除掉干扰,我们很难发现足够多的细节。

大脑是一个很奇怪的器官,它以信息为生。如果我们把其它信息源关掉,它会非常珍惜仅有的信息源,会把仅有的信息源里里外外前前后后吃得干干净净。相反,如果我们给它很多信息源,同时给它上满汉全席般的各种信息,它反而会厌食,还没吃就告诉你已经饱了。完全浪费掉你花大资源换来的信息大餐。

要想大脑把一件事吃得透,你就得饿它,在一段时间内,只给它这件事情的信息,别让它吃任何其它不相关的乱七八糟的信息。它就会很敬业地把仅有的信息全部能吃的地方都吃个透。

如果你有带过孩子,应该不难观察,如果你只给孩子一个玩具,他可能可以坐在那里玩一下午。如果你给他一堆玩具,他可能一会就不玩了,直接过来玩你。

读书

这是修改的一件分支。

书,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它可以让人在短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获得足够多的模型。这样一来,你不用从头发明。而是在已有基础上修改。如果觉得现有模型有问题,也没关系,改它的根本就好了。

可能有人会疑问,如果现有模型的根基都得修改的话,那承载现有模型的这些书,阅读它们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意义在于,即使要修改根基,建立在“错误”根基上的模型其它部分,也可以作为验证根基修改的参考对照。如果你修改根基后,新模型没有比旧模型更好,又怎么证明你的修改是正确的呢?如果你根本不知道旧模型长什么样,这种对比就无从做起。

就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你花五十年修改根基,但是到头来,你还是不知道自己改对了没有。

回过头来说说现版的六行为排序:

17书改分复简

  • 17书,可以让我在短时间内积累足够多的细节和模型。

  • 改分,可以让我对这些细节和模型快速切入。

  • 复简,可以让我对切入点进行高效处理。

这样的排序下,从进到出,成环成套,快速高效。

共32条回复
frank_ren 回复于 2014年11月12日

以前单身那会晚上coding效率很高,现在就~ 

h2ojile 回复于 2014年11月12日

太长了。

排版好烂,就没看。

我觉得提高效率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先足够烂,那样无论如何都是进步。

百尺竿头,太难进一步了

沃尘丰 回复于 2014年11月12日

再加一条兴趣与欲望

清醒疯子 回复于 2014年11月13日

2楼 @h2ojile

重新改了下,希望能好点:):):)

清醒疯子 回复于 2014年11月13日

3楼 @沃尘丰

只要能深入,兴趣自然会来,不行换一个就是了:)

清醒疯子 回复于 2014年11月13日

1楼 @frank_ren

我现在一般睡8小时以上:)只是做梦都会想代码就是了:):):)

bookit 回复于 2014年11月13日

楼主你不会排版,然后就没人看了。

清醒疯子 回复于 2014年11月13日

7楼 @bookit

嗯,等我得空好好研究一下排版:)不管写得好不好,排好版,让客官们看爽了才是王道。这是我最近怒刷起点小说的最大体会,与大家共勉:)

清醒疯子 回复于 2014年11月13日

先这样哈,等我有空再把它改成全世界第一漂亮:):):)

清醒疯子 回复于 2014年11月13日

还是挺好玩的,有空再玩Markdown

清醒疯子 回复于 2014年11月13日

我以后会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美工上,让手上的东西更易于传播:)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就是Twitte伟大的地方,不用花时间美化,只需要减少信息量。量少就是美:)

清醒疯子 回复于 2014年11月13日

同样的,一大段文的美化工作,主要是怎样减少或细分它的信息量,让阅读的人可以每次只阅读140字。

嗯,这个很值得思考。

这个是简书的一个思路吗?:)

清醒疯子 回复于 2014年11月13日

以后写文,一定要在140字以内分段:)

tinyfool 回复于 2014年11月13日

这条为什么会被扣分的?我觉得写得还可以啊

清醒疯子 回复于 2014年11月13日

排好版之后,会有更多人跟我讨论呢?还是依然没人理我,只是浪费我拿来排版的时间呢?:)这是一个好问题:)

不过,再怎么着,学了一点Markdown,思考了一下文字分段,不错的收获了:)谢谢大家:)

清醒疯子 回复于 2014年11月13日

14楼 @tinyfool

之前没有这么多分段,阅读起来比现在困难一些:)我在交易者之家也发了,也没人理我:):):)

XiaoWan 回复于 2014年11月17日

感觉你的文字好晦涩,不过大概意思还是能懂一些

pascallijuan 回复于 2014年11月17日

主要是能实行才好

oraclescjx 回复于 2014年11月17日

还有个问题我觉得楼主没有把这些心得背景,怎么得到这些心得的过程写写,只看到你的结论这样可能没有代入感或者共鸣。

cnsoft 回复于 2014年11月17日

Mark 等我理解透彻之时 来复盘一下.

清醒疯子 回复于 2014年11月17日

17楼 @XiaoWan

太好了:)

清醒疯子 回复于 2014年11月17日

18楼 @pascallijuan

目前实行起来,最难的还是第一原则:专注。

专注太难了。不专注就不会有足够的时间。

清醒疯子 回复于 2014年11月17日

19楼 @oraclescjx

这个建议非常好:)

谢谢你:)

清醒疯子 回复于 2014年11月17日

20楼 @cnsoft

期待你来杀个回马枪:)

XiaoWan 回复于 2014年11月17日

21楼 @清醒疯子 你这要再细致规划下,再通俗易懂些,都能出一本书了o(∩_∩)o 哈哈(开玩笑的)

jlucky 回复于 2014年11月24日

LZ这些心得参考了哪些书箱,还是自己悟得多些?

清醒疯子 回复于 2014年11月24日

25楼 @XiaoWan

是,我也觉得以后尽量只说一点。而不是全部一次过放出来:)

清醒疯子 回复于 2014年11月24日

26楼 @jlucky

小学通读图书馆童话,干掉三国演义和十八罗汉

初中通读武侠小说

高中通读成功学和富爸爸

初中买了十几本编程书,有C/C++/JAVA/VB/VC/C++Builder/JBuider/Linux/软件工程/SQL Server,还有三毛、张爱玲,还有芙蓉镇

高中看了几本张五常,还有一两吉他入门

大学主要是看绘画,偏素描

出来工作,就以交易的为主了。索罗斯、萨普、金融帝国、海龟。家里有一整套《技术分析大全》。

12年看了几本电子的入门。

然后就基本以iOS开发为主。

唯一有例外是《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不过也只看了一半。但是产生的影响非常大,也是从这本书开始慢慢接受“专注”,慢慢收拢自己的精力。希望在专注的努力下,可以做点成绩出来,养家糊口。

XiaoWan 回复于 2014年11月24日

楼主要不要尝试下打坐或者冥想^_^

清醒疯子 回复于 2014年11月24日

29楼 @XiaoWan

好建议:)以后试试:)目前主要以睡觉为主:)

清醒疯子 回复于 2014年11月24日

28楼 @清醒疯子

才想起来读书这事,以后不会出现在我的“人生系统”的第一行。

现在已经把“17书改分复简”改成"17注改分复简"之后,又改成了“后注改分复简”。

首先是把读书给放下去了。以后更多地会在工作有需要的时候再读书,而不会无端端地买书和读书。工作、项目优先。

然后,以前尝试通过“专业时间效应”,就是传说中的“一万小时理论”来鼓励自己更加连贯地专注。但是,效果非常差。交流的效果也不好,一般人上来就直接一句“你思考17小时,一定会早早挂柴”,然后就不跟我交流其它的了。事实上,我现在基本是每天睡9小时。可能这周会少睡一点。

于是我就把“17”这个争议太大的东西给放下去,用“把所有切入进来的事情都排在后面”这个行为来代替。

把所有切入进来的事情排在后面,这个做法,已经试行了三天。中间周末两天基本以完败告终,各种自告奋勇主动被打扰。试行的三天,效果都比较明显。明显能比以前少分心,明显能比以前多干活。今天的效率,又比之前两天更高。

会继续尝试“把所有切入进来的事情排在后面”这个行为:)

pjmbox 回复于 2014年11月25日

国外已经有很多提高效率的书籍,比如GTD。大家可以参看一下。然后结合自己的情况,设计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案。我大概浏览了一下GTD,里面的思想大致明白,可惜总是无法实行,不过还没放弃。

本帖有32个回复,因为您没有注册或者登录本站,所以,只能看到本帖的10条回复。如果想看到全部回复,请注册或者登录本站。

登录 或者 注册
[顶 楼]
|
|
[底 楼]
|
|
[首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