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演讲和文章里面多次讲过,聪明人更需要努力。聪明的人,因为脑子快,做事情往往事半功倍,所以形成一种固有的错觉,自己就是厉害,自己就是不需要下苦功夫。
一般来说,这样说也是对的。做一个非常简单的工作,比如写一篇800字的文章,做一个简单的表格,等等等等,这世界有很多非常简单的事情。对聪明的人来说,这些简单的工作太容易了,一看就知道怎么做,而脑子慢一点的人可能需要几倍的时间才能完成。
但是,这世界上也有很多困难的工作,比如写20万字的小说,甚至简单点写一个万字的长文章;或者管理一个涉及到多部门协调的项目。这些事情,有些聪明人还是可以胜任,有些聪明人就不行了,但是有些脑子慢的人居然做的也很好,完全不比聪明人差。
为什么呢?因为只有当一件事情小到了,大脑完全可以一次性想清楚的东西,聪明与笨才有价值。任何一个事情,如果是再聪明人的脑子也不能完全靠脑子掌握的时候,核心的问题就在于方法了。
之前有人问我,写文章是不是纯看天分的,因为他发现有灵感的时候就写得很快,没有的时候就不知道怎么写,而且遇到灵感来了,就必须一次性写完。我以前也这么觉得,但是现在不同。首先,如果完全是靠灵感,你写不了长篇小说的,太长了,没有能保证连续写30天天天有灵感的。方法是什么呢?写长的东西,不要着急下笔,先列个提纲,把要点都写好了,那么就任何时候都可以写了。 我最近几个演讲都爆火,文章也有几个火大发的。为什么呢?因为我掌握了一些新的写作方法。你们看到的我最近的几个演讲,母题其实我已经在很多跟朋友聊天的过程中无数次触及,慢慢的收集了大家的反应,也通过无数次的阅读,给自己建立了一个非常清晰的叙述结构。然后,等到写和演讲的时候,一切就变得容易。
每个人的时间都非常紧张。但是,核心问题也不是时间本身,而是你能不能掌握到节约时间的工作方法。
但是,我认为的节约时间的工作方法不是戒掉朋友圈,戒掉微博,而是学会节奏。
什么是节奏呢?
就是做事情,有规律有计划。总有人说,我费了很大心思在学英语,为啥我的英语不长进呢?OK,如果你去观察的话,在刚刚开始学的那几天,这样的人往往很有冲劲儿,可以一天背几百个单词,可以看很多英文文章,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如果学英语是一个可以靠三分钟热度完成的任务,那么每个人都英语很好了。我说过多次,我们每个人的母语都是从连爸爸妈妈都不会叫,只会咿呀咿呀开始的,母语为什么都学得好,就是每天都在用,每天都在练习,每天都在复习,英语只要这样也可以学好。
那怎么能做到像学习母语那样学习英语呢?找个外国男女朋友是最简单的,搬到外国去也是很方便的。但是,我还不是做到了,学好英语么?方法很简单,规律性,节奏。我每天都看美剧,我把大多数人每天看2个小时大陆或者港台电视剧的时间,换成了美剧。同样是娱乐了两个小时,你学会了很多家长里短、鸡毛蒜皮,我从豪斯医生里面学会了原来病的名字都是XXX disorder,各种cancer的叫法,等等;我从波士顿法律里面知道了一堆法律术语,等等。
当你没有计划性,没有规律性的做事情的时候,你就没有办法保证做任何一件事情投入了足够多的时间,而有节奏的人,时间是他最好的朋友。
当你可以学会每天都花固定的时间,做一点点改进自己的事情的时候,1年以后,你的改进,就非常惊人。而同时,你会明白,这样人生才不会荒废,对吧?
在三四个月前,我开始每天录一段语音发在这里,关注比较早的朋友应该还记得。那时候,我觉得我做不到每天都写一篇文章,但是每天讲上一分钟应该没问题。结果讲了60多天,积累了60多个话题。
后来有一天我开始写长文,慢慢的写下来,也写了10几篇了。有人问,你每天都写长文,怎么写,好难写吧?每次,在做之前,我也觉得好难,但是写了5-6天以后,我发现我有了感觉,我有了节奏。我发现每天都写一篇长文,对联系我的表达,联系我的分析能力,也大有裨益,所以,我乐于坚持下去。
活到36岁,人生突然开阔,就是因为我发现我可以用节奏和时间来攻克一切难题,突然觉得自己变成潜力股,无比快乐。
好文啊,怎么没人回复? 我想起来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和 格拉宁的《奇特的一生》,什么事情没有做好,就反思一下自己投入了多少时间。往往自己想做好而没做好的 基本自己都没有投入时间。投入时间 是个朴素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深刻赞同,我从0开始学swift做的那个Mac玩意就是这样的,我对自己讲,用业余时间,至少每天解决一个问题就行了,现在2个月过去了,我感觉良好,哈哈!
好文,今年六月份大四毕业,但实际工作刚好有一年来。这一年以后,从没有自己的节奏,每天都是被工作上一些琐碎的事情而牵着鼻子走。再加上完全没有长短期的计划以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执行力,每天看似很累,然而并没有在专业知识上有量的提升一年以来。大学坚持三年的跑步,14年七月份出来实习到现在以来,都没去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