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前,可以先参考这个链接《目前(2015 年 9 月)中国经济的现状到底有多糟糕?》。
大家现在还有多少债务?房贷,车贷?
其实我有点担心,我们IT行业迟早会被实体经济的问题拖累的,大家如何看?
现在阿里这么有钱的公司都缩招了,是不是说明,我们IT行业已经要出问题了呢?
中国过去三十年的高速增长模式,到了今天无法再持续下去。不是速度,是投资主导、资源开发、地方竞争这种模式无法持续,所以转型不可避免。
这一届政府可能确实在努力推动经济转型。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短期来看糟糕的数据是转型的代价。 2010 年之前我参与的公司,都是从市场赚钱的或者从私人资本融资的,2010 年之后我参与的两个公司,都是靠政府资金维持的,前一个是节能减排,后一个是机器换人。虽然样本数很小,但是比较典型,大背景是四万亿。李克强看上去不想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所以这部分企业要倒霉了。这就跟戒烟一样,全身都要难受一阵子。
受到资本亲睐的 IT 行业肯定会受影响,只不过目前靠行业的高增速在消化这种影响。比如小米,可能小米的员工在尝到甜头之前公司就倒了也没准。
程序员有一技之长,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需要的,如果北上广大公司不招人了,还可以回老家做软件,老家大量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我觉得我们对经济转型要寄予希望,对崩盘要做好准备,对自己要加强锻炼。
忘记北上广的健身房和花里胡哨的器械,做好俯卧撑,提高生存能力。力量是内在的。
对小微企业影响会巨大。
前两天微博上转了一篇汽车行业的贴并附言:殃及池鱼。因为我们主要做汽车行业的,结果就是今年汽车行业的单基本一个未做……在找其他行业的机会。
对个人而言最大的压力是房贷。现在房价疯涨,苦的是刚需买房者吧,是不是也从侧面反映实体经济不行钱又都转入房产,触底反弹。
专业里有经济学,但学的不细,说点看法。经济是从温相四万亿时起开始失控的,加上配资让本来就无序的政府投资流程变本加厉的流入利益集团手中。财阀的模式必然无法持续,当经济整体下滑,PMI跌破荣枯线时,吃进去的东西就得吐出来。当然换谁垄断市场跟我一平头百姓没什么关系,最关注的还是物价,利率,工作,工资这些。一个一个说:
物价,李相上台后货币增发放缓,物价找到了平衡点,不过现在的数学也让人高兴不起来。十年前嘲笑韩国人吃不起牛肉,一斤要40多块钱,现在市场的牛肉都50多了我也吃不起。等物价下降恐怕是没戏了,即使越过中等收入陷阱也是收入上涨,而不是物价下降。
利率,增发货币减少,近期人民币也从诡异的上涨中解脱出来,连跌了一周让不少代购党心惊胆战。热钱从狂欢中撤离了,我们怎么办?作为一个无贷款无存款月月光的三无党,还体会不到利率的收益,罗嗦这些纯粹是打酱油。
工作,it作为实体经济的下游,受拖累简直是必然的,我恰好在一个实业企业中做甲方。了解到一些项目的报价,嗯,给乙方三分钟默哀吧。同时作为妄图创业的一员,在见过一些投资人后感觉并不乐观。无论天使还是VC,资本都是逐利的,没人会对一个自己看不懂的东西进行投资。所以能让趣儿岛进行下去的动力就是愚公移山,堂吉诃德,夸父追日,这本来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有功夫我就把打怪升级的功能做出来。
工资,劳动法似乎不支持降工资的说法,不过企业对IT的投入也必然会影响到从业人员收入的方面。不是降工资,就是人员的自然流失。上半年跑了几趟科技园,看到几家往年业务还不错的it企业正陷入困境,一片破败的景象,算是一个缩影吧。
说些建议,
1 保守的做法,现在无论身处什么公司,只要盈利还算稳定,就没必要跳来跳去。新企业头三年风险高,说不定跳着跳着就没地方可去了,就像米国金融风暴,华尔街投资人只能去饭馆端盘子。
2 学会第二技能,哪怕是打扫房间,做饭什么的。市场可以不需要it,但一定需要各种钟点工,保姆,月嫂,看护。
3 创业的也不必过于紧张,只有做不好的企业,没有做不好的行业。资本过冬的时期,也是企业迅速扩张的时期。如何在低资本下完成抢占市场的成就,靠的是伟大劳动人民的智慧。
尽管现在面临的是非常严峻的经济形势,我对中国的发展依然有盲目的乐观。原因不在于这片土地上的zf如何领导,而是民智已开人民。就算叮叮叮叮,就算移民海外,也依然对中国有特殊的感情,这种文化纽带是新兴移民国家所不具备的。退一万步说,世界一瞬间经济崩溃,退回到刀耕火种的时代,中国也绝对是首先崛起的。
嗯,就这么盲目
无贷款无存款月月光,目前正在自学iOS开发,希望下面能找到相应的工作,先养活自己,目前对于婚姻、买房什么的还不敢有想法。
好多大学同学工作的工厂都在准备撤离中国,大家心里也都很恐慌,这样的情况持续下去,被辞退后就很难能找到合适的工作,真到了那一步,下面的路就难走了。
1楼 @programtic 我已经买完了,也不是靠它赚钱,只是自住而已。。
另外,所谓的寒冬。。做好自己就行了,该看书看书,该上班上班,该学英语学英语, 用不着想那么多,等到寒冬到你头上的时候, 最起码自己有点资本去找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