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工作创业人漫谈

顶级男优 发布于 2020年11月22日
tinyfool 等1人欣赏。

刚注册这个网站,随便翻了一下感觉挺靠谱,最起码比B呼接地气多了。随便漫谈一下来日这么多年从工作到创业的经历。

来日本7年,公司干了4年,干的不爽后和人出来创业,目前做CTO,公司Director取缔役。这里谈一下这么多年来的感触。想问什么的可以在下面留言。

怎么说,在日本的工作,肯定比国内大部分企业舒服,但是又不如国内的许多养老外企的真养老生活。加班是有,但是这个看公司看项目看阶段。但是日本有国立假日,每个月都有一两个周一是休假,也就是可以三连休,这个时候在公司里是连鬼都见不到的,见到加班的还真不多。所以这里的工作生活还是稍微比较平衡的。

日本的公司是这样的系统,你最好按部就班的完成自己的事情,同时能偷懒就偷懒。别给什么一堆人吹的什么日本人敬业仔细之类的,上班时间去卫生间马桶睡觉的员工比比皆是。日本企业的如果用人物的性格来概括,类似于政府组织,这类组织希望从上到下的贯彻,而不喜欢、认可任何从下到上的交流。从我作为美企待过的人来说,明显会觉得这里的人创造力活力不足,当然根本上来说是能力和视野的不足。

日本人的平均画像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才不是什么武士道玉碎这些玩意,这些都是纯忽悠人的。日本人在公司内的严格等级分工,其实也算是一种对高层和底层员工的保护,因为底层员工不需要对决策负责,而上层不需要对执行负责,双向甩锅。当然最后出事的一般都得底层人背锅,但是一般来说不多,因为每个人的工作都是严格分工,所以除非做坏做错,这个一般不可能惹锅上身。

特别需要谈的就是日本企业的中层,客观地说,公司运营需要这批官僚,但是这批官僚吃掉了大量的财富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如果你去过任何的日本大企业,那么作为一个中层,几乎每天的安排都是开会,满满的,从早开到晚。许多中层一眼看过去,就是西装革履满肚子草包,但是这类人四平八稳不犯错,对上对下都没脾气,都伺候的好好的,也算一种保饭碗的方法。国内能见到的日本公司代表几乎都是这类人,这类人一般来说在中国工作三年后就回去做管理了,算是海外镀金一下。

我对日本公司的评价不高,这里对比参考了欧洲企业和美国企业。如果要说能力,我还是选择美国企业第一,欧洲第二,日本第三。为什么不高,原因其实上面已经阐述了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一是日本人的性格和知识面以及能力少有出类拔萃,二是企业运行僵化,大量的资金和金钱花在毫无意义的地方。还有一个就是在评判人的基础上存在重大缺陷,日本人希望听话的员工,不需要有特别能力的员工。当然最好是又听话又有能力的,可是这类人基本上在日本来说是绝对被排挤的,而且是绝对的少数。还有一个就是选拔人才特别看资历和背景,最后组织里充斥着官僚性。还有一个就是日本人岛民的排他性,在职场的核心关键时候就一定会体现出来。

倘若你在公司级别高到一定程度,可能可以参加过日本人的董事会会议,跟日本人针锋相对的讨论问题。但是到目前我看下来,在海外除非自己创业,其他的时候都没有任何的机会参与到公司的决策中。当你经历过这些,你就知道日本人没前途了,战术上可以仔仔细细,战略上盲目短视。这一点得结合日本人自己的排他性来说,效果会更加明显。一言以蔽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日本人这方面是演绎的淋漓精致,所以千万不要对日本人有什么幻想,他们只是精致利己的岛民,其他并没有任何的特色,所以对付他们,只要算计的好好地,一般不吃亏。

你看不到日本的任何新型创业公司,哪怕有,也是外面都成熟了,才搬入岛内。乐天做了这么多年,这破网站连商品搜索框的多国语言都做不好,亚马逊创始人都世界首富了,云计算都满世界开花了,这里完全没有。在线直播行业,还是由传统媒体运营商Asahi这种,投资搞abema这类算互联网VOD业务的网站,本质上的传媒核心还是在几个老公司手里,这些老公司步履蹒跚的学着来自外部世界的新型事物。别跟我提NicoNico,这网站是角川书店出版社的边缘角色。最近这里除了Uber Eats,还多了几个在线叫餐的服务,还有类似于美团的团购服务,但是说起来这也实在太慢了。所以我对日本人的能力评价不高,也是建立在如此判断上。

还有对日本人员工的判断上,我对他们的评价也是,他们可以,也只能做小兵。小兵的意思是如同算盘珠子,你叫他干啥他就干啥,这种最适合他们。一旦任何有开放、未知的东西出现,小兵是抓瞎,高层是想办法找外援找帮忙,一旦没有自主能力之后就真没有了。其实所谓庆应东大的学生,也就那样。曾经有机会对这些学校访问并面试过学生参与实习项目,我对这些学生的智力水平和知识水平评价并不高,不管是做事还是沟通。没去过韩国,但是可能东亚应试教育出来的学生都有这类特点,会考试,坐得住,有耐心,但是要提到真正有点想法和创造力的,世界上有的是非名牌大学的成功人士。我个人觉得更多的是个人性格和从小环境塑造的阅历,大学这个因素着实没有太大。

如果想来日本,最好是这种人——在国内没什么前景,也不住在一二线城市,家里也没什么关系和资产,回家一贫如洗,出国从经济上来说挣得多,趁着年轻可以闯闯。但是如果家里在一二线城市,有房子有资产有地位,最好不要出国,因为未来国内的趋势是一二线城市资源继续集中,随着老龄化的发展,只有大城市对于年轻人才有出路,如果近水楼台先得月,在一二线城市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共9条回复
tinyfool 回复于 2020年11月25日

写的不错,欢迎来我们的论坛。

你觉得日本创业是个怎么形势?我也一直很好奇,为什么大家都说日本的网站,app都很落后,但是没人去做呢?是不是创业都需要等外国移民来做了?

Nazumiyou 回复于 2020年11月25日

拜读全文,深感学习。 来日求学四年,因为目前没有过求职或者就职经历,对于楼主所谈的一些职场经验,作为我个人,可能没有办法完全的感同身受,但又不得不认同,在日生活的方方面面中,能够体会到和感受到,整个日本社会相较于其他国家社会的滞后性,也从而能够些许窥见普通日本人对于自己工作的态度以及职场的处事原则。同时,正如楼主最后所言,对于四五线城市家里没矿的我来说,在日就职和发展这个选项也是首选。另外,想稍微了解一下,楼主在日创业是做互联网相关的行业吗?其实,之前有和身边的同学聊过创业相关的事情,多数人比较倾向于做互联网一类的,因为觉得说可以直接拿来主义,把外面世界玩的已经开花的技术和业务,拿到日本稍作改造继续使其发挥光与热。所以想要知道这种脑内的想法相较于现实来说是可行的吗?

Nazumiyou 回复于 2020年11月25日

1楼 @tinyfool 不好意思,作为来自楼主之外的回复。我确实也有考虑过类似的问题,身边很多的留学生的朋友也有想过说在日本做互联网创业,通过导入国外成熟的技术,稍作改造使其继续在日本发挥余热。不过,确实有一个观点是说,日本人比较不太会积极的迁移到新的服务和技术上,一旦当下的习惯了当下的生活,有了一个固定的模式之后,就不会轻易去改变。举个例子,我因为大学的课题,最近有在做日本人对于「无现金化(キャッシュレス化)」的态度的一个调查,首先日本作为一个传统的「现金志向」的社会,一旦适应了「现金」这个定番的支付手段,在没有任何特别的利益(积分,反现金)的驱使下,就没有太多的动力使他们转移到「无现金支付」。其次,对于新的技术和服务,一旦脱离了原有的日本人对于「现金」认知框架,作为日本人会感到不安,和不信任感,从而使其越发没有动力和勇气去尝试新的事物。对于这一点哪怕是,我的大学老师,还是我的同学朋友以及我身边最亲密的人来说,得到的回答都是一样的。

tinyfool 回复于 2020年11月25日

3楼 @Nazumiyou 其实中国人以前是所谓的更顽固的,甚至没有基础设施的,现在不是也都发展起来了么,所以事在人为吧。我觉得最典型的例子就是iPhone借助软银登陆日本之前,中国人和日本人都说,iPhone在全球都会火,就是在日本没戏。但是事实上一旦登陆了,马上就火了

所谓的不轻易改变,很大程度上也可能是因为提供的方案确实还不够用

Nazumiyou 回复于 2020年11月25日

4楼 @tinyfool 感觉一个新兴的事物,日本一旦形成潮流就会有一堆人蜂拥而至(笑)。比如去年的「珍珠奶茶(タピオカ)」的风潮,感觉突然间就火遍日本了,然后各种珍珠奶茶店拔地而起,各种相关商品迅速在便利店推出。不过消费人群倒是很固定,基本都是女性群体(或许正是因为「因为女生才要喝珍珠奶茶」这种印象(イメージ)的产生,才让珍奶爆红吧笑)。

tinyfool 回复于 2020年11月25日

5楼 @Nazumiyou 对啊,这就是我说的日本人性格,看起来很顽固,但是一旦推到为所欲为。就像日本被美国打败以后,对美国就完全崇拜了

清醒疯子 回复于 2020年12月06日

混个正社,贷款养房,加班养娃。大多数人都这么努力着吧。 日本有很多兴趣组,如果单身,工作压力又不太大的话,倒是可以玩得比较开心。 我自己,除了去银座走路,基本天天宅家,只要有网络就行:)

wasdertf 回复于 2020年12月11日

清醒点,日本的费拉指数只能是中位数。 你不了解日本消费者,日下游客户的忠诚度很高、用户往往使用了一个服务就不会再轻易改变,这也造成了日本社会百年企业数量庞大。 所以想要在日做这些服务运营,比起创造新的需求,还是迎合日本消费者的习惯要来的吸金。 不然你看日本第一梯队的平面设计,网页美化却做成这幅吊样。 苹果是成功了,但是打败日本已有业务的失败概率是汪氏函数。

月夜诗 回复于 2020年12月14日

前辈在日本是什么样的企业呢?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呢? 在日本,应该也有创新能力比较强,比较有活力的企业吧?

登录 或者 注册